您好。欢迎光临智慧国(北京智慧国文化产业有限公司+智慧国万物互链(北京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——智慧国网

logo

基金投资的一般规律

时间:2020-12-16 19:17:32作者:

根据《投资收益百年史》(伦敦商学院, E.迪姆森,P.马什,M.斯汤腾著)所著,各国的股票长期收益在8-11%。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首份《中国公募基金长期业绩排名榜单》也显示,中国股票型公募基金的近十年的总收益为94.57%,平均年化9.4%。整体上看,长周期的基金投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。

根据《投资收益百年史》(伦敦商学院, E.迪姆森,P.马什,M.斯汤腾著)所著,各国的股票长期收益在8-11%。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首份《中国公募基金长期业绩排名榜单》也显示,中国股票型公募基金的近十年的总收益为94.57%,平均年化9.4%。整体上看,长周期的基金投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。


投资8.png

 

但是落到个人,真正取得理想**的投资者并不多。根据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年初开展的2019年度**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”显示,受调查自然人投资者中股票投资盈利的合计占比约55.2%。为什么证券投资看起来赚钱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呢?《聪明的投资者》本杰明·格雷厄姆认为:“投资者**的问题甚至是最可怕的敌人,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”。人性的弱点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投资的最终收益。

 

1、基金投资中的人性弱点?

 

投资者常见的人性弱点有从众心理、过度自信、后悔厌恶等。

 

从众心理也称羊群效应,是指不经过思考、被情绪化所裹挟而不自觉地采取某种一致性行动的心理。从基金投资的层面来看,追逐短期排名、购买不符合自身认识的爆款基金都是从众心理的体现。

 

过度自信在基金投资中的表现为,投资者往往认为自己买的基金比他人的要好,上涨赚钱的可能性更大。过度自信容易引起非理性决策,如在牛市中选择超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。

 

与过度自信相对的是后悔厌恶心理,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,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。为了避免后悔,投资者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,如不愿意接受新信息,或提出歪曲的理念以继续维持自己的信念。这种心理将导致投资者不能及时止损从而造成损失的扩大。

 

理性投资者为了克服上述心理弱点,更倾向于长期投资基金,以追求更稳定的收益。

 

2、**投资周期是多长?

 

总结来说,基金的持有时间越长,正收益概率越高。

 

根据展恒基金的统计数据,权益型基金的**持有期限为35年,若持有9年以上的时间,普通股票型、偏股混合型、平衡混合型基金的正收益概率都能达到**。债券型基金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,若持有时长超过2年,**债基和长期纯债正收益概率就能达到**,二级债基需要的时间是5年以上,而偏债混合型基金所需时长更接近于股票型基金,为8年以上。

 

3、基金投资的择时问题?

 

基金投资的择时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确定**的买入\卖出时点,总结来说可以遵循以下一些规律:

 

首先,投资者需要理解**时点不代表**或**点,好的出入场点应该是一个区间。巴菲特就曾坦言,“**”不是他的强项,他更看重的其实是在适当的时候“出手”。基金投资者不需要精准判断底部,即便在底部的较高区域内买进,也可通过分批建仓等方法继续摊薄成本。

 

其次,在震荡行情中,虽然缺少趋势性的机会,但专业投资者捕捉结构性投资机会的优势比普通人更突出。因此对于**的基金而言,即便短期回撤也比同类型基金跌的少,所以好基金下跌可能是**的买入时机。

 

**,基金投资需秉持**的逆向思维,不应盲目追逐热点,因为**蕴含着高风险。根据历史数据统计,短中期历史业绩处在中游的基金,未来有着更高概率获得更好的业绩排名。

 

总的来说,本文分析了投资中常见的人性弱点,重申了长期投资对基金收益的正向效应,并总结了各类基金的**持有周期及判断**买卖时点的一般规律,希望对投资者有益。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
>快捷入口

服务热线

010-65305695 24小时服务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返回顶部